校史征文

重新认识国科大

日期:2018-06-25 档案馆/校史馆 10328

       整理者按:孙明鑫,计算机与控制学院,计算机技术专业2017级学生。2017年金秋时节,孙明鑫同学怀揣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走进国科大校园。在这里,他汲取了文化知识,开拓了学术视野,坚定了科学梦想。国科大40周年校庆之际,孙明鑫同学写下这篇《重新认识国科大》,记录入学以来的心路历程变化,表达对母校的爱与祝福,祝愿国科大的明天更加辉煌!

——档案馆/校史馆

 

重新认识国科大

       来国科大半年多,真正爱上国科大却是始于三月初参观中科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初来国科大时是夏末秋初,树也绿草也绿。远处群山苍翠,一座座红房子在绿树青山的映衬下别有一番静美。尤其是从羽毛球馆到教一楼的路上,蜿蜒的河道和山脚的青瓦白墙,起伏的草地和红色的房子,让我觉得国科大比武汉大学都美。可惜入冬后,草也枯树也黄,连四季常青的松树都黯淡了不少。对国科大开始略感失望了,一片枯枝残叶草木凋零,一天就能逛完的院子,没有任何的含蓄婉转,让人一眼就了解透彻。

       直到3月初在两弹一星纪念馆讲解员的培训课上,我对国科大的认识才再次改观。听着讲解员详尽的介绍,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国科大的底蕴所在。之前不论老师同学如何讲国科大并不是一个新学校,她曾经如何如何,我都没有任何心动。仅从雁栖湖校区这里,我没有体会到、没有看到任何历史的痕迹,我不能想象也想象不出她曾经历过怎样的风雨、取得过怎样的辉煌。可是两弹一星纪念馆不一样,纪念馆是由原来的怀柔火箭试验基地改造而成,中科院的第一代学者专家曾在这里研制共和国的第一批导弹和火箭。这里保持了当年试验基地的原貌,破旧的红砖房、简陋的试验仪器,以及大量再现当时情景的图像资料。走在纪念馆里,听着前辈们的故事,此情此景,正如艾青诗里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馆里的讲解员说大家不必太严肃,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但第一次培训仍以一种沉重的气氛结束,我相信每一个第一次走进纪念馆的人都会被这段历史感动到、震撼到。建国之初,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中科院首批成立了15个研究所,全力投入到导弹、原子弹、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中。展厅里展示着当年的辛酸曲折,我却真切的感受到每位科学家在满足快乐的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联想到《无问西东》里的先生和学生们,能为国家献一份力义不容辞、万分荣幸。我拙劣的文笔,表达不出前辈们精神的万分之一。

       在60年代原子弹上马、下马之争中,张爱萍将军在调查报告中指出:关键不在于投入,而在于组织协同;不在于再投入多少,而在于如何挖掘各部门的潜力;不在于争论上马下马之利弊,而在于如何行动才能搞成。我曾经并不理解自己所学究竟能为国家、为社会甚至于为全人类做出几分贡献,在了解这段历史后才豁然开朗。无论我将取得怎样的学术成就,无论我的研究是否能同前辈们一样直接推动某一方面的发展,我所学的一切,我所取得的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能在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一点。社会的进步,不是靠某个人单枪匹马,而是靠一群人协力合作完成的。这一群人中,有的人可以直接被人们认识和了解,有的人虽在背后默默无闻,其贡献却也同等重要。

       离开纪念馆后,顿觉国科大不再是一个无趣的地方,尽管草木依旧枯黄。看着路上来往匆匆的学生,我突然想到,在这里的每一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念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吧。

       此后每去一次纪念馆,就觉的国科大更美一分,也许是清明将至,校园里的花也陆陆续续开了;也许是受前辈们感染,越发能理解国科大和中科院的历史文化。

       新中国创建之初,人才奇缺,第一代领导人高瞻远瞩,组建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后来,为了补充掌握尖端科学技术的年轻后备人才,中科院组织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再后来,为了培养研究人才,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再后来,研究生院成了今天的国科大,寓意时刻铭记国家赋予的重大职责和使命。5年前,雁栖湖校区启用,校区虽新,却仿佛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浸满了、吸足了浓浓的学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