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者按:林秋雁副教授于1978年研究生院成立之初到地学教研室(现地学院、资环学院前身)工作,历任地学院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地学院副主任。她见证了我校地球学科的发展和壮大历史。周元泽教授2011-2014年曾担任我校地学院副院长,现任地学院博士生导师、党委副书记,对我校地学发展史具有深入研究和深刻认识。喜迎国科大40周年校庆之际,校史馆/档案馆、校友会特向两位教授约稿,回顾我校地学院建立和发展历史。稿件整体由林秋雁副教授写成,周元泽教授进行了修订。现将稿件发出,与广大师生校友分享。
——校史馆/档案馆
地学院建院前20年点点滴滴
林秋雁 周元泽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1978年在中国的土地上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成立了。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中科院第一任院长郭沫若在会上发出了“科学的春天”到来的呼声。那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年代,那是一个充满创新的年代。时至今日,历史已过40载。从地学教研室到地学院,其初创、建设与发展的过去让人感慨万千。
第一章 初创:地学教研室(1978-1986年)
我们从招生、办学条件、两段式教育、开放的教学以及所校结合等5个方面来概述。
第一节 初期招生
我(第一作者)是1978年2月从北大地质地理系地貌与第四纪地质专业本科毕业,分配到研究生院。当时只有教务处(从科大调来近30位老师),各个学科均属教务处管理。当年他们这批中坚力量被戏称为“第一世界”、北大分来的数、理、化、天、地、生、计算机、外语学科20多名毕业生为“第二世界”、其他零星调来的为“第三世界”。这样全校招生均在一起(不像今日分学院),招办设在三里河中科院大楼的4层。我们10多人在招办柳楠主任的领导下,紧张地工作着。因3月份开始报名考研,考生年龄上限从35岁调整到40岁。由于文革10年(66—76年)中断了本科、研究生教育,因此积压的人才如火山喷发。从1938年出生的老大学生40岁,到18岁应届的学生相差20多岁,招生不限于是否大学毕业,同等学历、自学成才均可报名。我记得在招办当年就接待过没上过大学的史丰收(速算奇才)等人报考研究生。每天我们除了招生工作,还负责答复上百封考研的咨询信件(当年没有计算机)。经过紧张的半年多的报名(上万人)、笔试、面试、录取,于1978年10月14日第一届研究生在借用语言学院礼堂举行开学典礼。全科学院60多个研究所共招1400名(地学155人),当年在海淀区肖庄林学院的校址报到、注册的是883名,其中地学130人,包括大气所、地质所、地球所、地理所、综考会、地震局地质所和地球所共7个所,地质所代培的有3名研究生:潘云唐(地质所导师:崔可信)、谭海礁(导师:张文佑)、杨忆(导师:吴利仁),78年以后规定考研的最好工作2年。
缺点:实践工作后学生的基础知识、心态都不如应届生适应当时的学习生活,后取消。
78年大规模的招生形势喜人。但是很快就走向了低谷。79年全校注册172名,地学52人。80年全校注册84人,地学20人(是40年中招生最少的一次)。由于大学本科77年开始招生(78年2月入学)。早于研究生一年,因此81年就有了77级本科毕业生,随后招研究生数量相应迅速上升。
81年全校351,地学99
82年全校553,地学100
83年全校522,地学131
84年全校648,地学122
85年全校728,地学132
86年全校875,地学156
总之每年全校在玉泉路注册学生不超过千人,地学不超过200人(100—160之间)。
第二节 艰难起步
办学条件极其简陋。由于“文化大革命”北京林学院下迁到外地,研究生院在林学院用一栋8500m2的五层教学楼以外,在教学楼外和林学院的操场搭建了几十栋木板房(76年唐山地震后的遗产)。我记得地学教研室从79—86年均在板房(一间)中度过。教学楼1—3层为教室,也有图书馆和少量的实验室,4—5层住研究生和我们青年教师,各个教研室和行政后勤人员均在木板房办公,直到1981年5月搬回玉泉路。因林学院回迁北京,林学院师生占了1—3层教学楼,我们无法上课,当时任中科院院长是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后和林业部等协商,研究生院迁出,到玉泉路(原中国科大大学部留守处)。由于当时只有教一、二、三,3栋2层楼教学(教室),其它行政办公和教务处等都在板房(如现在校门口3200m2草坪,原是2个篮球场,场两边搭满了木板房,地学在现在的科研楼处一40平米木板房办公(1981年)、地震局3个研究所的研究生就住在地学木板房前的二层小楼(也是木板房)。当年李政道教授来校讲授《统计力学》和《粒子物理和场论》课程,把我们学校的校舍比作西南联大的条件(铁皮房),我79年还写了一篇报道“李政道教授和研究生谈学科学”的稿件并发表在1979年的《中国青年报》上。李政道认为中国的研究生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一定是有希望的一代。之后李政道和学校及北大组织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 简称:CUSPEA)培养了大量物理学科的留学生,许多学生学成归国,如回到高能所的78级研究生漆丙丁、王平等人。
第三节 两段式教育起源
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当年78级在校三个学期一年半,在所做论文一年半,因为当年90%以上的研究生都长期工作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做论文用时相对少。地学78级研究生潘云唐大学毕业后在成都的地矿所工作了15年。地学的大部分考生是考俄语入学,因此英语基础为零,需要从认识26个字母开始学。当时学校要求所有的研究生必须以英语为第一外语,且地学的学生在大学数理学得少。因此,第一学期主要学英语、数理,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数学物理方法等课。另外还有自然辩证法,该课和英语均为学位课。由于研究生院初建,地学课程未设置,因此,78级的研究生第一学期没有学到地学课程,而是从78—7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学习地学课程。
两段式教育的理念,充分利用了中科院研究所的科研优势条件,从制度上定下来这种机制、模式,直到现在。40年的实践证明了它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我们不同于大学、大学的研究生,如考上本校本系仍旧等于是延长本科的学习,因为专业和导师没什么变化,所以包括北大、清华来的学生普遍感到我们这里讲课老师、课程设置是全新的,再加上中科院研究生院民主、自由、宽松的学术气氛,同时近500所高校的学生汇聚到这里,研究生之间的交融也培养了他们的广阔视野。
第四节 所校结合新格局
研究生院的建立,从一开始就依托了研究所。在办学指导思想、学科建设、教学与培养质量,以及文化建设都和所里相辅相成。每班有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由学生具体管理。许多青年教师从建校开始就担任班主任,和学生思想接近。
当年中科院的学术理念来源于学部主席团,因此建校初期(1978年),地学部就以科学院地学部的领导为主,成立了研究生院的地学部领导班子:张文佑院士(地质学科,55年院士)任学部主任,叶笃正研究员(80年院士,大气学科)和吴传鈞研究员(91年院士,地理学科)任副主任。他们是地学教学业务、研究生的培养等方面的制定者、指导者和实践者。我记得当年地学部既没有计算机,也没电话,何铸文老师和我曾多次去过叶笃正、吴传钧家,也多次去地质所张文佑院士办公室。直到1985年张文佑院士生病住在友谊医院,我们仍去医院请示过工作。1979年地学教研室只有3位教员。后调走1位,只有何铸文和林秋雁2位。1978—1979学年第一次开设地学课程就以他们讲授的课为主,开设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及讲课教学上。1978—1979学年第二学期地学第一次设置课程共7门。当时研究生院讲课教员共计35人。地学教研室除一名副教授讲授课,另一名教员带学生野外教学实习。7门课中有6门课均为外单位开设,其中研究所开课4门,北大开课1门,地大1门。具体地,《地貌学》由北大杨景春教授讲66学时,《普通地质学》由地大万天丰、何浩生和庄培仁讲80学时,《地球物理基础》由地球所傅承义院士、曾融生、陈运泰和祁贵仲4位讲授64学时,《地质基础》由地质所张文佑院士和尹赞勋院士等9人讲授64学时,《环境遥感》由遥感所陈述彭和杨世仁讲授90学时,《地理概论》由吴传钧等16人讲授100学时,《矿物晶体化学》由何铸文讲授70学时,《普通地质学》和《地貌学》的野外实习由林秋雁助教负责。
与此同时,地学课程设置按学校要求先后有过数次课程更改:第一次,82年地学设置课程14门;第二次,87年地学设置课程78门;第三次,95年地学设置课程58门;第四次,2002年地学设置课程110门;第五次,2014年地学设置课程221门。但上课的教员,始终是所校结合,以所为主。研究所的教师讲课,一门课人数太多(如有的达18人)互相联系不够,系统性不足,科学性有余,有的甚至直接把正在做的科研项目直接搬过来讲课。
1986年学校注册学生越来越多,地学部许多研究所都把学生送到北京。许多外地所如青岛海洋所,长春地理所,新疆地理所,西安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等十几个所均有学生。当时86年地学所属的研究所共37个,规模空前发展(包括中国地震局,气象局,测绘局等)因此,课程设置猛增到78门。
1981年国家发布学位授予章程并施行。直到2000年,中国科学院系统授予学位仍以研究所为主,打破了国际上只有大学授学位的清规戒律。这一授予学位方式存在明显的缺点:一些毕业的研究生联系国外留学,有的不承认我们所里授的学位。1981第一批博士学位获得者,地学很少,只有地球所的徐文耀获得中科院博士学位(共有18人获得)。
第五节 开放的教学
地学教研室从1978—1979学年第一次开始开课就不限于中国的学者。当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郭晓岚教授(叶笃正在芝加哥留学时的同学)来校给研究生开设了《大气动力学》;陈颙研究员邀请美国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的黄庭芳来校讲授《岩石力学》。同时我们请了北大、地大和北师大有关地质、地理和大气等学科的老师为学生授课。如北大的杨景春教授讲授《地貌学》多年,当年78级的郭华东、王彤征和陈秀荣等均听过该课并到北京南口等地参加野外实习。
当年,全校范围内开设的各类课程上百门。有关基础学科包括数理化、天地生;应用学科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学、电工学、微电子学、自动化、半导体等。研究生除了必修30—35学分的选修学分课和学位课以外,许多研究生选了大量的旁听课。就地学研究生而言,原93级研究生长春地理所的邓伟(曾担任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所所长)选修了近60学分的课,他深深体会到一年研究生在校收获极大:拓宽了知识面,加深了专业知识。
中科院内各所及地震局、气象局、测绘局等非研究生的年轻人均来选课,不限制(只要教室不满、坐得下),不收费(如果需要成绩单到教务处开收少量的费用)。1981—1982学年我不脱产选修了25个学分的专业课,至今我仍保留了当年教务处老师手写的成绩单。研究生院是这样的开放,地学更是如此。我记得因为课程太多,白天,包括周六日,排所里老师讲课;晚上6—10点排校内老师课。我晚上讲课20多年。有一事让人永远忘不了。80年代一次晚上讲课后我带学生去学校西边的八宝山实习。那时候一般都不叫八宝山而是叫玉泉路西。研究生20多岁,他们看到夜色中八宝山的烟囱很害怕。许多学生哆嗦着和我说:“林老师,以后晚上不要来这儿,特别瘆人。”这也部分地反映了当年开课的盛况和学生选课的自由。
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外语课和计算机课,同样不收费可以旁听。80年代初有关英语和计算机的课火的不得了。不知大家是否看过由地学81、82级古脊椎所研究生刘玉和孟津合著的书《太平洋两岸的日子》(98年作家出版社印8000册)。该书描写了他们大学毕业后考入研究生院及以后出国留学(美国)的经历,写出了他们对生活、事业、感情的追求及对人生的思考。书中特别提到了玉泉路每周四下午在大礼堂有美国来的女老师贝丝博士,实际叫杜根即Kathy Dugen,讲授《科学哲学》。大礼堂坐得满满的,过道站满了人,足有上千人。我们知道1982级全校招生553,其中地学100人。如果全校研究生都选此课,那么旁听者就有500多人,这也反映了英语热和学校教学环境的开放和宽松。实际上杜根《科学哲学》课,她主要讲了库恩的科学范式的演替,波普尔的假说之证伪等近代西方哲学中不为中国人所熟悉的内容。杜根还打趣的说,在中国人面前谁能教马克思主义?该课讲授多年(我也听过一学期)。
第二章 建设:地学教学部(1987—2001年)
1987年地学在教研室基础上成立了地学教学部,由何铸文任主任,周蕙兰和林秋雁任副主任。1986年林秋雁同时兼任党总支部副书记,负责学生工作,到90年任总支书记。地学教学部一直持续到2002年的9月9日成立地学院,其间近15年五届班子(每届三年)。从1994年何铸文退休,石耀霖任主任,副主任仍是同上。这15年无论在教学,还是教育管理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第一节 研究生管理模式变化
从1978年—1985年,研究生都是全校管理的,我担任班主任都是由学校党委统一聘任;而从86年研究生开始归学部管理,我们把地学学生按学科分为4个班,如86级,87级及以后各届学生都这样称呼:8661班,即86级、6为地学、1班(以大气所、兰高所、空间中心)是以大气和空间科学为主,8662班以地质和地球物理为主,8663以地理为主,8664以海洋为主。这样同一学科同一个班在一起上课,一方面便于学生互相深入交流,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科管理。
我们除了加强管理,同时在研究生教学中增加了交流和互动,如当年我们录取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本科背景,不仅有北大、清华等综合大学来的,还有地大,矿大等专业性院校来的。另外,还有部分来自各省师范的学生,他们的考分虽然很高,但师范生综合能力和知识面广度都要弱一些。
第二节 困难时期
1987—2001年,这段近15年间,发生了许多事情,学校也碰到许多困难与考验。80年代后期,中科院以基础研究为主的观念受到挑战,中科院被认为人员太多了,其后基础研究部分缩减为几万人。当时中科院的院长是周光召院士,中科院的战略任务是“走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我校作为培养中科院人才基地和以培养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人才为主的教育机构,也受到了冲击。当然,各界从办学的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提出了质疑和质询。1987年前我们既没学生公寓,也没教学大楼,文化体育设施只有老科大留下的大礼堂、礼堂前为篮球场(没有今日3200m2的草地)。校门口篮球场两旁均是木板房,为研究生处(西侧)、复印室和后勤办公室(东侧),1986级和以前的学生,均在木板房和现在的办公楼上课,住宿仍在木板房和东侧的2层实验楼。82级校友丁仲礼院士和82级校友都一起回忆当年的情景,他们是住在实验楼的一层。该实验楼1988年被拆掉,而后1990年建了10层1万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我记得86级的地学学生住在今日的篮球场(礼堂北侧)当年的木板房(二层楼),地学办公室也在同一木板房一层的一间40m2房子里。1986年地学教职工有18人,大家在一间办公室。我们找学生到办公室来,喊一嗓子即可。据86级校友青岛海洋所研究生于洪军2009年回忆,23年前的1986年,我找他在西小楼屋檐下(板房叫西小楼、东小楼)和他谈话3次:第一次希望他做学生干部(他是北大毕业的,学习好);第二次希望他申请入党(因他各方面表现很好);第三次是有一女生托我和他谈,可否做他的女朋友。当年地学办公室和学生宿舍在一个小院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虽然条件艰苦,那时我年轻,30多岁,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工作热情很高。从心理学上讲,与学生年龄越近,就有相同的观念和思想,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许多校友,如86级的学生共156人,虽然30多年过去了,我仍记着他们全部的姓名、他们在校时的情景,以及现工作单位。
正是1986年以前的办学条件的简陋,当年许多人士认为研究生院没有办学的条件。硬件:没有教学大楼,没有学生正规的公寓(各大学都有这两条);软件:师资队伍几乎全是所里的兼职人员,研究生院以管理人员为主,当时甚至有人说我们像个招待所。我记得中科院教育局的一位领导当时和石耀霖老师、我谈起我校教学和科研方面学校的状况,很是遗憾和失望。
第三节 建设时期
1985年调来了科大副校长王玉民任研究生院副校长,主管基础建设。他和党委书记屈忠、常务副校长汤拒非、副校长颜基义等四人团结合作,励志把研究生院大改观。1986年开工,1987年建成今天学生一公寓(8层13000平方米),87级9月入学的学生就住进了这个新公寓。当时一层为学生处,卫生室等,男生住4-8层,女生住2-3层。我记得地学院的研究生住在6层整个一层。当时87级地学的研究生徐立和我说,研究生院的住宿条件比他在南京大学的还好。他是南大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毕业的。新的公寓楼也使87级研究生很感慨住宿条件大改善。他们认为更应努力学习,不辜负这么好的住宿条件。但是学生对在板房听课还是很有意见。有的学生说,教师、学生、教学、教室是组成学校的最具体的元素。有的学生甚至说,唐山地震已过10年[1],我们还仍在木板房听课。木板房夏热冬冷。我在木板房备课讲课10多年(1978-1990),深有体会。
1988年起学校领导开始筹划建教学大楼。没有地皮,就拆掉了原来东侧的一栋老科大的2层实验楼,在此基地上建了这座教学大楼。学校领导分管基建工作的王玉民副校长每天到工地督促工人加班加点。1990年9月教学楼顺利按期建成。我们地学部于1990年9月搬入教学大楼6层近400m2的办公区,并建了60m2标本室,兼做会议室。我们从地质博物馆买了一批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标本,加上老师们从野外采来的和外单位赠送的,如当年78级研究生刘小汉就送我们两块南极标本,共计200多块,初步满足了《普通地质学》等课程的课堂实习。
随着1990年建成的上万平米10层教学大楼和1987年建成的8层公寓楼这两栋楼的投入使用,我校办学条件大改观,稳定了研究生院继续办下去的路子,清除了研究生院硬件不行的阻碍。软件方面,我们引进了大量人才,并留下了13位从地学部和相关研究所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当时教员包括地学部毕业生,如78级的潘云唐、杨忆,81级的刘征宇、张大跃,83级何帆,84级李长青、黄佳胜等,以及从各所分配来的毕业生,如82级的易卫东,84级的冯康敏、87级的徐立,91级田文来等人。1988年石耀霖在美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地学部,并且第二年被评为教授,地学部在人才引进方面达到了高潮,也因此地学部才有了第一位真正的教授。与此同时,从科大和所里调来5位老师:84年来的于振田副教授、85年来的赵英时副教授、87年来的周蕙兰副教授,90年来的郭自强教授和朱洪山副教授。到1990年9月1日搬进教学大楼时,地学部已有近20人的师资队伍。在近400m2的办公室,石老师一人就安排了80m2的办公室和实验室,并配备了两位助手。他先后招收了范桃园、金文等几位硕士生,和张健、朱守彪、邱泽华、范桃园等博士生,并代培养地震局的三位学生安美建、张永仙、耿鲁明。
地学部年轻的教员都是硕士毕业,需有再提高的空间。从1986—1990年间,地学部陆续有大量的年轻人员公派和自费公派出国留学,10多位去美国了还有少量去了澳大利亚和英国。1994—2000年间,学校继续建成了两栋教职工家属楼和两栋博士、博士后公寓楼。教职工安居乐业,稳定了队伍,这之后地学引进了大量博士毕业生和博士后人才。
第四节 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
1986年全校6个教研室成立了党总支,接过了学校研究生处的学生管理工作。我们地学总支部管理着地学学生86级156人。
从1986年到2002年成立地学院期间,学院党总支包含研究生4个班的党支部。鉴于服务于研究生这个群体的特点,我们经常性地对全体研究生党员进一步加强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学生党员带头努力认真学习,在研究生中做出了非常好的表率作用。
15年来,我们党总支工作开展的扎扎实实,先后获得多次奖励。1987年地学团总支被评为优秀团总支部,是当年学校11个团总支唯一获奖的;1988年地学党总支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党总支;1998年被评为中科院先进基层党组织。
发展党员是党总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学校11个学部党总支也是发展党员最多的。从1986—1997年的11年间,我们党总支发展了100多名学生党员,平均每年10多名,占学校年发展党员的50%。吸收最优秀的研究生加入党的组织,对他们在校和回所做论文,以及后来毕业后留在所里工作都起了很好的作用。许多发展的研究生,后来回所担任了支部书记等,受到所里的好评。当年任8662班党支部书记赵平,现在是青藏所的副所长;当年任8761班党支部书记程新金现在是大气所的副所长。他们在地学部为党的建设在宣传和组织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学生社团活动是青年人发挥他们专业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很好的载体。我们先后建起《人地学社》,当时负责学会的会长是西北水保所的87级吴善特研究生(2017年起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校长(副部级));之后,我们还成立了“地震协会”,学生们在校内开展地震科普教育,请多位专家讲有关知识。当年曾请过陈运泰老师讲授地震原理、发震机制以及地震预警预报的展望等。
3月23日是“国际气象日”。每年地学学生都举办相关活动。86级学生于1987年3月23日在西单路口,北京最繁华、人流最多的地方,搞起“气象咨询”活动。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地学党总支组织学生会和团总支搞一周的学术活动。每年都有一主题,如因应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局,学生们就请来刘嘉麒等教授讲过“青藏高原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应开发清洁能源主题,党总支书记张健老师请来刘光鼎院士和汪集旸院士讲解“油气的二次革命”与“地热能的开发与应用”。
除了学术活动,我们还组织过许多其他文体活动。如在还不如今天开放的1986年,我们在学生中开展受欢迎的辩论大赛,还受到一些非议。实际上从今日来看,真理越辩越明,但是当时有的老师认为容易误导学生,导致思想混乱。辩论的题目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当时的题目包括“发展小骄车的利与弊”(对环境),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糟粕,寻找民族之根,民族之魂等。许多教职工都好奇地去参加了在大礼堂召开的辩论赛。当时近千人参加这一活动。86级的研究生这几年回校参加校友活动,仍告诉我辩论赛是最精彩的活动。40年过去了仍是记忆犹新。我们组织的英语演讲比赛,从各班赛推到了学部再到学校,而且结合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能力,职业生涯选择等命题进行演讲,效果非常好。
文体活动是促进学生健康的课堂外的重要活动。除了学生选修体育课,我们组织大量的文体活动,如班级之间各类球赛,女研究生与女教员排球赛,地学部研究生与中科院资环局比赛篮球。资环局许多人是从研究生院地学部毕业的,如黄铁青、赵千鈞等人都参加了,今天他们二位已是中科院的业务局的副局长了。地学的教职工和研究生比赛乒乓球,如石耀霖院士、于锦海、张健、张怀、王多君、华丽娟、李海艳、吴静、韩彬等均参加。与此同时,地学的研究生还参加全校以及中科院等的活动,如篮球赛,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赛。地学多次获得学校篮球赛和排球赛冠军。89级学生,现新疆生地所所长兼新疆分院院长、新疆自治区科技厅厅长张小雷是篮球队的,至今还留有当年的照片。各种体育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因地学部科研工作需要大量的野外考察,健康的身体是保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坚韧的毅力和团结协作,互相协调、配合、包容的团队精神。
第五节 野外实习训练
从国科大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董军社书记给地学院编《新时代再起航》一书中写的序言,他写的很客观。他概括地学精神:脚踏实地,吃苦耐劳,锲而不舍,胸怀大志,这些汇聚成了地学人特有的精神风貌,敢为天下生,敢尝苦中苦。
地学是个实证科学。理论上讲,书本上的知识都要经得起实证的检验,因此,我们许多课程都有野外实习,每年开设的200门课程有近20门需要野外实习,如《普通地质学》、《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古生态学》、《构造地质学》等。由于我们在校生(研究生)只在学校待1年,时间短,所以他们学习课程(专业课)都得达到35学分,去掉外语、政治课7个学分,专业课需20多学分,达7—8门(每门课3-4学分),这样我们野外实习就每门课程一学期安排2—4次,每次1天,一般当日回校。刚开始组织野外实习最多3天,后考虑安全等因素,改为不在校外过夜。我们几乎去遍了北京地区的山山水水,如周口店猿人遗址、斋堂马兰黄土台地、1936年由李善邦建立的鹜峰地震台站、凤凰岭、妙峰山等。
在野外实习训练方面我们还存在一些差距。如我们实习范围小,有局限性,经费不足,考察活动少。和其他高校相比差距大,如北大的地质学学生和地大的学生他们共同合作,去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地质实习10多天。与旅游相比,该湖有很多地质信息值得我们探索:该湖深1620多米,含有许多特有地质构造。旅游者认为,贝加尔湖是西伯利亚的“蓝眼睛”,有一站被称为是环湖铁路上的“金纽扣”。北大地质系他们还组织了山鹰社利用假期登过国内多座山峰,如卓奥友峰等。最近2017年北大地质学系还组织25人本科生(高年级)去野外综合考察阿尔卑斯山,从古生代——新生代均有地质信息,如登山会经历了古生代的沉积作用,中生代的造山作用和第四纪的冰川作用和河流侵蚀作用。该山是地质学的百科全书,保留了经典的地质现象。我们就没有他们的大手笔,只是一日野外,基本限于北京和河北境内。当然学生一年后回所,许多所都针对性地进行野外训练,如地质与地球物理所把刚回所的学生就很快组织出野外一周多。他们去过河北蓟县看最古老的地层,还去密云等处观察岩石、岩层和构造等。
当然,我们许多课外文化活动也融进了野外教学。从文化教育中培养野外的能力。如每年元旦我们从86年开始师生联欢,地学的老师都合唱“勘探队员之歌”,一唱30多年,歌词中: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该歌现是地大的校歌了。这首歌发表于1953年12月22日中国青年报,之后是电影《年青一代》(描述地质队员找矿)的主题歌了。
第六节 全面教学改革
1998年路甬祥院士担任院长期间提出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随着工程的全面启动,需求创新队伍迫在眉睫,而研究生院正是中科院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2000年邓勇书记从团中央调入研究生院,我们当年即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改名建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并作为单独设置的学位授予单位。上述正确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2001年9月起,中科院研究生院授予学位有了法理依据。至此,真正实现了“三统一,四结合”,即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以及院所结合的领导体制、院所结合的师资队伍、院所结合的管理制度、院所结合的培养体系。其中院所结合的师资队伍是课程设置及聘用所里兼职教员培养研究生的实实在在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年(2001)研究生应修读公共必修课(自然辩证法60学时/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1,硕士学位英144/4,博士学位英语144/4),必修课是每个研究生的学位课,否则拿不到应获得的学位。
研究生应有的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是地学部课程设置重要的任务,当时9个学部(社科,外语为主),全校全年开课近250门课程,地学部开设110多门,占全校1/3,充分体现地学的特点:学生多,地学专业分布广、选课要求数量多,课程覆盖面全,体量大的发展趋势。之后2002年地学成为了全校首批成立的三个学院之一。2002年研究生院在玉泉路上课的研究生达2547,地学600人,占1/4,到2003年全校招3053人,地学达753人,因此在2004年4月13日地学院分出了资环学院,当年学校招了3857,地学559,资环500多。
随着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的变化,2001年11月,学校根据国务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办公室,在1998年制定的《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和教育部1998年《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有关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原则要求下,结合著名大学及我们学校和研究所现有的条件,着力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之后在2002年、2003年地学院陆续设置了不同学科所需的:学科基础课、学科综合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按二级学科设置)。这之后“照章办事”,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规范化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