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眸

侯印兰教授访谈实录

日期:2018-10-06 档案馆/校史馆 17456

     

       整理者按:侯印兰,辽宁人,教授,195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工作(简称研究生院)。在研究生院工作期间,先期参与了1978年研究生院的创立过程,之后在化学院从事教育工作,直到退休。为了解研究生院创立的历史过程,国科大于2018年5月8日在北京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丙)中国科学院大学老年活动中心采访了侯印兰教授。侯印兰教授的讲话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现将侯印兰教授的访谈实录刊出,与广大师生校友分享。

 

 

侯印兰教授访谈实录

 

    

       采访者:您能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研究生院创立初期的一些情况吗?

       侯印兰:1958年,我从东北吉林大学化学系毕业以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后来因为科学院是全院办学,所以又被分配到了中科大化学系。最开始是助教,后来慢慢讲课,主要是一些基础课,最后成为教授。

       1978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筹建研究生院,我就调回了北京。在科学院教育局,我负责研究生招生工作。当时有一个招生小组,主要负责发广告和回复咨询问题。招生小组实际就两个人,我负责党内的工作,另一个是刘军,负责行政方面工作。再后来就有了领导小组,有5个领导,钱志道、李侠、马西林、秦穆伯和彭平,马西林是党委书记。第二年又来了外语的10个人和10个工农兵大学生,如孙勤和沈永前。算上校办党办的我俩和领导,一共是27个人。当时,研究生院和中科大协商,后来慢慢又调了一批人员过来。

       采访者:那时候研究生院和中国科技大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叫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是不是中国科技大学的一部分?

       侯印兰: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是两家。那时候两个单位财务经济上都是分开的,研究生院都是自己成立的,领导们都是分开工作的。但是好多人是在一起的,都是从中科大过来的,就叫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采访者:研究生院成立之初的办公条件怎么样?

       侯印兰:办公条件还是非常艰苦的。一开始的时候,是通过院党组和上面领导协商,借的林学院的地方,后来就在木板房里。木板房很小,冬天冷夏天热,冬天只能烧炉子。一直到王玉民来了之后,才有了教学楼。教学楼有十层,是一个标志,搬进去之后,条件立马变好了。其实,越是条件艰苦越是培养出好多人才。白春礼院长就是当时第一届的工农兵大学生。后来还出了一大批院士,像数学的陈希孺院士,认知的陈霖院士,物理的童秉纲院士,还有地学的石耀林院士。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我们还是培养出了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走到了世界前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研究生院。

       采访者:当时的研究生是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方式呢?

       侯印兰:读研究生院都需要通过考试录取,而且还需要经导师面试。总学制是由所里定的,所里的研究生在我们这读一年基础课再回所里做实验、搞研究,毕业分配也是由所里分配。后来我们也有自己的研究生,他们在这读两年,就不回所了。跟高校有所不同,我们是“两段式”培养,从78届开始,一入校就是这样的模式。

       采访者:当时学校对外的学术交流频繁吗?

       侯印兰:当时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学术交流还是很多的。像李政道来的时候还是在木板房,他来讲课,还在研究生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杨振宁来开办系列讲座,呆了很长时间。李政道后来还发起了CUSPEA的项目,培养了很多人才,走在国家发展的前列。  

       当初成长的过程还是很艰辛的,但是老领导们的决心还是很大的,要把研究生院办好,所有的东西从无到有,都是白手起家,靠自己争取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