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深发表主题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在北京最美丽的金秋时节,我们欢聚在鸿鹄展翅之地——雁栖湖畔,共同庆祝中国科学院大学建校40周年。这是所有国科大人以及全球校友共有的节日,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永远铭记的日子。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科大,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国科大建设与发展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向鼎力支持科教融合事业的各研究机构,向所有在不同岗位上尽职敬业、默默奉献的教职员工,以及努力充实自己、在科学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同学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也向所有从海内外归来参加校庆活动的广大校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回家!
40年前,伴随着“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春天”,为改变科技队伍“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的局面,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委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由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担任首任院长。研究生院的成立,成为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标志,在国内外引发热烈反响,当年报考者超过万人,中国科学院66个研究所共录取研究生1015名。
世纪之交的2000年12月,为满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及知识创新工程对高层次创新科技人才的需求,中国科学院整合全院科教资源,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基础上,更名组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实行“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2012年6月,学校再次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确立了“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的办学理念。2014年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构建“少而精,特而强”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科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大学。
回顾40年办学历程,尽管数易其名、历经风雨,国科大始终坚守着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初心与使命。每一次更名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代表着国科大在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上的重大变革,使得科教融合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教育事业迸发出新的活力。
“惟进取也,故日新”。建校40年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国科大始终在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体制的创新之路上努力探索、不断前行,形成完整的科教融合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成功走出了一条在科学探索和创新实践中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创新发展之路,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且独特的贡献。
依托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的高水平科研优势和高层次人才资源,“上天入地下海、宏观微观贯通、顶天立地结合”的学科布局,国科大始终坚持在高水平的科研实践中,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形成了具有鲜明科教融合特色的研究生“两段式”培养模式,以及本科生“小而精、特而强”的精英式培养体系。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作为科教融合的直接受益者,在学期间可以直接参与国际前沿、国家重大的科研项目,学术水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四个率先”的要求。国科大作为“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任务的重要承担者,从2014年开始,不断深化科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先后组建30余个科教融合学院,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与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不断融合,实现“共有、共治、共享、共发展”,有效促进了学校和研究所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为一流大学建设带来无限活力和有力支撑。
“致大尽微、家国天下”,是国科大40年校庆的主题,也是“国科大”人才培养理念的深刻诠释。从建校之日起,国科大就与中国科学院如影相随、一脉相承,40年的建设发展,凝聚了一代代科学家们的理想与奋斗;源自钱学森、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赋予了所有“国科大人”独有的精神与气质。
成就一所大学的,从来不是高楼明舍、锦屋华堂,而是那些潜心治学、执教育人的学术大师。40年来,一代代科学家走上讲台,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科学精神代代绵延。建校初期,学校甚至没有固定的校园和像样的校舍,师生们曾在中关村的临建食堂“风餐”,也曾在玉泉路的平板房里上课。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华罗庚等科学大师,还有李政道、吴健雄等知名华人学者,都曾在简陋的平板房教室里为同学们讲课。曾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从建校开始,坚持授课近30年,89岁高龄仍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由席南华院士领衔,袁亚湘、周向宇院士及10余位杰青组成的本科数学教师团队,开创了本科数学教育培养体系。今天在座的很多校友,都亲身经历了当年的艰苦创业,也都聆听过这些科学大师和学术名家的授课。
现在,国科大培养的108名院士校友中,有75人在国科大担任博导或者授课教师,直接参与学生的教学培养工作。“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从学生成长为教师,他们传承了老一辈科学家的育人传统和科学报国情怀,并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一代代传承下去,如涓涓细流融入国科大人的精神血脉。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40年艰苦奋斗、40年奋力拼搏,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中国科学院党组的有力领导下,在各研究所的大力协作下,国科大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向党、国家和人民递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一是学科建设成果斐然。依托中国科学院顶尖的科学研究平台和国际合作交流网络,国科大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及国际领先的优势学科。国科大成为首批获准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20所高校之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国科大30个学科被评为A类,其中A+学科18个。在2018年9月ESI最新数据中,国科大综合排名为国际第97位,是国内进入全球百强的两所大学之一。
二是师资队伍群星闪耀。国科大3000多名专任教师队伍中,包括两院院士153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60余人;1万余名研究导师队伍中,有两院院士238人,博士生导师6000余名。他们严谨治学、潜心科研,以德修身、立德树人,以深厚的学术修养、高尚的品格情操、赤诚的报国情怀,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三是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国科大已累计授予16万余名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其中授予博士学位近8万名;授予本科生学士学位290名。40年来,国科大培养的学生有108名当选为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有25%是国科大的毕业生。在读研究生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中国科学院每项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都有国科大学生的参与和贡献。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回首往昔,我们不辱使命;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创新没有止境,发展没有终点。今天,我们又站在了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唯有坚定不移地走科教融合的发展道路,不断深化科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才能进一步发挥中国科学院在教育、科技、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实现科教事业协同发展,才能实现“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机遇、新的使命,作为“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任务的重要承担者,国科大将励精图治、继往开来,重整行装再出发。
我们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谨守“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坚持“以创新为特征、以爱国为内核、以自信为底色”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求‘致大尽微’,怀‘家国天下’”的强国一代。
我们将继续深化科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科教融合的管理体制和培养体系,进一步明确研究所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体责任,逐步建立起一套高效的优质科教资源整合和共享体制,最大限度发挥研究所承办科教融合学院的自主权,最大限度激发研究所作为研究生培养责任主体的积极性和办学活力。
我们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以“科教融合学院”为枢纽和平台,建立并完善科教融合学院建设及学科建设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推进研究生教育从课程教学到科研实践的“无缝衔接”,完善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我们将坚持以科教融合为核心,不断完善独具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逐步实现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以制度激励为核心的大学治理体系,使国科大成为一所让“教师有充分的尊严感、学生有充分的自豪感、管理人员有充分的成就感、校友有充分的认同感”的全体师生梦想中的大学!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4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40岁的国科大在国内高校中还非常年轻。但也正是因为年轻,才更加具有拼搏奋斗、一往无前的勃勃朝气,以及开拓创新、百折不挠的执着勇气。
现在,就在我们的身边,正崛起一座“新城”——北京怀柔科学城。科学城建成后,将聚集形成数万量级的人才高地,成为未来世界科学的新地标,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怀柔科学城的建设,给国科大带来了更高的发展平台和更广的发展空间。
国科大再次响应时代的召唤,着眼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利用科教融合优势,积极融入怀柔科学城的建设与发展,率先布局和建设了一批如未来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纳米材料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前沿交叉类学院,为国家培养和储配关乎战略新兴产业和国家安全的高水平人才。
我们将借鉴国际知名大学经验,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大学与国家实验室科教融合新模式,实现与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科技进步,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让我们再次感谢所有的校友,以及所有为国科大拼搏过、奋斗过的师生员工,是你们的努力和汗水成就了今天的国科大!也感谢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国科大的各界朋友,国科大发展的每个关键时刻,都有你们的陪伴同行和默默支持。我们也要感谢在读的4万7千余名研究生和1500余名本科生,你们用自己出色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让我们看到了强国一代的作为和担当!
谢谢大家!